易中天当面戳董宇辉是职场 “菜鸟”?就因董宇辉说刘邦不想杀韩信,还拉俞敏洪打圆场,场面又逗又有料!
有回易中天突然问董宇辉:“你说刘邦到底想不想杀韩信?” 董宇辉想了想,说:“应该不想吧,都把韩信从王降成淮阴侯了,没必要再杀了啊。” 这话刚说完,易中天就叹口气,直截了当:“你虽说读了不少书,可在‘职场’这事儿上,还是个菜鸟!”
说完还特意转头看了眼俞敏洪,笑着补了句:“俞老师,你说是不是这理儿?” 俞敏洪尴尬地笑了笑,没接话,那表情逗得不行。
接着易中天就慢慢往下讲:“你想啊,要是当年曾国藩打败太平天国后,想反过来反清朝 —— 他弟弟曾国荃肯定靠得住,湘军的嫡系也能信,但左宗棠、李鸿章就未必了。” 董宇辉这才反应过来,赶紧说:“您是说,韩信不光没防人的心,更要命的是他没权力了?”
易中天下头点:“对喽!韩信这人打仗是天才,可在官场上就是个小白 —— 他不明白,人性在利益面前根本经不住试。” 还补了句大实话:“历史上的教训就是,除了自家亲戚、跟你一条心的嫡系、还有死心塌地跟着你的人,其他人都不能全信。”
董宇辉又迷糊了,追问:“可萧何当年月下追韩信,对他有知遇之恩啊,咋会害他?” 易中天直接白了他一眼:“萧何追他的时候,刘邦正缺人帮着打项羽,得靠韩信;后来萧何设计害他,是因为韩信功劳太大压过主子了,又不肯像张良那样故意‘自污’(比如装贪财避祸),也不愿投靠吕雉。”
董宇辉眯着小眼睛琢磨了会儿,突然冒了句:“这么说,萧何还是那个萧何,韩信还是那个韩信,变的是时候不一样了 —— 就像我董宇辉永远是董宇辉,可俞老师以后不一定还是现在的俞老师?” 俞敏洪一听,笑着骂他:“臭小子,你这话咋说的?”
现在再看董宇辉后来的事儿,才发现易中天当年那话,说不定早有预见。
别看易中天聊历史这么犀利,他当老师的时候也特有意思 —— 他是厦门大学中文系的老师,课上得那叫一个火,教室里永远坐得满满当当,连其他系的学生都慕名来蹭课。你说中文课按理说挺没劲儿的,为啥就他的课这么多人爱听?
还不是因为易中天讲课不绕弯子,啥知识点都能说得明明白白,还总用幽默的方式让人记住。比如讲三国,他能把曹操、刘备那些事儿说得跟讲街坊邻居似的,听着就不枯燥。
这么有意思的老师,自然招学生喜欢,不少心思活络的小姑娘都悄悄喜欢他。江湖上还传着个事儿:有回易中天正上课呢,一个女生突然站起来,大声喊:“易老师,我要嫁给你!”
这话一出来,课堂瞬间炸了,其他同学全跟着吵吵嚷嚷起哄。更逗的是,另一个女生也跟着喊:“网上都说了,嫁人就嫁易中天!”
面对这突发情况,易中天一点没慌,还笑着打圆场:“你们漏了几个字啊 —— 应该是‘嫁人就嫁易中天这样的人’。我就一个人,又不是人民币,哪能人人都喜欢、人人都能拥有呢?” 一句话把大家都逗乐了,场面又变回轻松的样子。
而且易中天解读历史,角度特不一样,就说曹操吧,他说:“曹操身边的牛人太多了,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比别人强一大截 —— 荀彧、荀攸、郭嘉,还有张辽、徐晃、乐进这些武将。你看看曹操打拼的事儿,就知道有一群靠谱的队友多重要。”
还说:“曹操这一辈子,败过的仗数都数不清 —— 荥阳之战、濮阳之战、赤壁之战,输得惨的时候多了去了。但你看他每次输了都能爬起来,就知道遇到坎儿咋扛过去,比输赢本身更重要。”
为了让更多人能看懂历史,易中天后来开始写书,他的书一印就是十几万本,2007 年还上了中国作家富豪榜,可见多受欢迎。可就在 2012 年他人气最旺的时候,却选了隐居江南,安安静静写一部全年龄段都能读的中国正史。
现在他的《品人录》出版了,这本书特有意思 —— 不是干巴巴讲历史,而是扒拉史实细节,从文化的角度聊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这些人,看问题的角度特不一样,文笔也生动,能让你钻进这些人的心里去看他们到底咋想的。
比如写曹操,易中天在书里说:“人性本来就复杂,千万别只看一面 —— 曹操身上,把人性的复杂全体现出来了。他能为兄弟两肋插刀,也能在利益面前插兄弟两刀。早点看懂曹操的矛盾,就能早点明白,看一个人得从多角度看,不能太死板。”
书里不只是写曹操,还详细说刘邦、韩信、项羽这些人,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为啥最后会有那样的结局。读着读着就会忍不住琢磨:我自己的性格,又会把我引向啥样的路呢?
要是你喜欢读书,尤其是喜欢读历史,那读《品人录》说不定能有意外收获 —— 从历史人物身上看到不少现实里的影子,也是件挺有意思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