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26日晚,山东日照奎山体育中心的田径跑道上,36岁的苏炳添再次用速度书写惊喜 —— 在2025年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男子4×100米接力预赛中,他作为广东队第一棒选手,与严海滨、丘智贤、林健豪携手跑出38秒60的成绩,不仅以小组头名晋级,更将广东队保持12年的省纪录(2013年辽宁全运会38秒73)提升0.13秒。
广东队本次比赛的四人组
对这位曾跑出9秒83亚洲纪录的飞人而言,年龄从未成为速度的枷锁,反而让坚守与传承成为他职业生涯新阶段的关键词。
从9秒83到38秒60:老当益壮的“纪录粉碎机”
苏炳添的破纪录基因早已刻入职业生涯的脉络。此次刷新广东队接力纪录前,他最近一次改写历史是4年前的陕西全运会 —— 在男子100米决赛中,他以9秒95夺冠,让全运会飞人大战首次迈入10 秒大关;而更早之前的2021年东京奥运会,31岁的他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跑出9秒83,不仅打破亚洲纪录,更成为首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运动员,为亚洲田径叩开了新的大门。
12年时间里,从首次助力广东队创造接力省纪录,到如今以36岁高龄再度刷新这一数字,苏炳添的赛道故事始终围绕突破展开。
当晚的预赛中,他作为第一棒,起跑反应迅速、加速衔接流畅,为后续队友的冲刺奠定坚实基础。赛后谈及成绩,他轻描淡写地将原因归结为初心:“2013年和队友一起创纪录时,没想过12年后还能站在这里。但只要还在跑道上,就想把每一次交接棒、每一次加速都做到最好。”
赛场之外的“精神路标”:照亮年轻选手的成长路
如今的苏炳添,早已不只是赛场上的速度王者,更成为中国田径新生代的精神导师。在不久前的东京世锦赛上,尽管他未亲自参赛,但苏炳添印记随处可见 —— 21岁的邓信锐,成为首位征战世锦赛男子100米的中国00后,而他的成长秘诀,正是借鉴了苏炳添的“冠军模型”训练体系。
“苏老师在30多岁还能突破极限,这让我相信年龄不是障碍。”邓信锐本赛季多次刷新个人最好成绩,目前已跻身中国男子百米历史前四,仅次于苏炳添、谢震业、张培萌。
他坦言,训练中遇到瓶颈时,总会想起苏炳添细节决定成败的叮嘱,“他会告诉我们起跑时脚掌的发力角度、加速阶段的呼吸节奏,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正是突破的关键。”
同样受苏炳添激励的还有撑竿跳高选手黄博凯。这位29岁的广东运动员,曾因8年成绩停滞、伤病反复想过放弃,直到与苏炳添多次交流后重拾信心。“苏炳添训练时的专注度,面对伤病的韧性,让我明白坚持不是口号。”
今年7月,黄博凯以5米85追平男子撑竿跳高全国纪录,如今已将目标瞄准洛杉矶奥运会,“他让我相信,只要不放弃,总有拨云见日的一天。”
未落幕的赛道:36岁仍向全运会冲刺
尽管外界常有苏炳添是否已经退役的疑问,但他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 目前正全力备战第十五届全运会,距离赛事开幕不到一个半月,他仍在调整身体状态,目标是继续担任广东队4×100米接力的第一棒。
“很多人觉得我该功成身退,但我还没跑够。”苏炳添笑着说,36岁的身体需要更多恢复时间,但对赛道的热爱从未减退,“全运会是家门口的比赛,想和队友一起再拼一次。”
东京奥运会上的苏炳添
从东京奥运会的9秒83,到如今的38秒60,再到即将到来的全运会,苏炳添的赛道故事仍在续写。对他而言,速度的意义早已超越成绩本身 —— 它是一种态度,一种“永远向更高、更快冲刺”的体育精神,更是一代中国田径人薪火相传的责任与担当。
大家觉得,苏炳添还能在全运会上给大家带来惊喜吗?
(文/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