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政工大将谭政:毛泽东身边的笔杆子!

政工大将谭政:毛泽东身边的笔杆子!

发布日期:2025-10-07 09:27    点击次数:70
1927年9月,秋收起义的烽火中,一个21岁的书生背着笔墨纸张跟随部队转战湘赣边界。当战友好奇询问时,他郑重地说:笔杆子和枪杆子一样重要!这个看似文弱的年轻人,就是后来成为解放军政工战线杰出领导人的谭政大将。 谭政的军旅生涯始于井冈山斗争时期。1928年6月龙源口战斗中,他首创火线鼓动方法:在敌军猛攻时,他带领宣传队员站在战壕里喊话:红军弟兄们,白军枪里没子弹!这声呼喊竟让敌军下意识查看弹药,红军乘势发起反冲锋。战后毛泽东称赞:谭政同志一句话,胜过一挺机枪。 抗日战争期间,谭政任总政治部副主任...

1927年9月,秋收起义的烽火中,一个21岁的书生背着笔墨纸张跟随部队转战湘赣边界。当战友好奇询问时,他郑重地说:"笔杆子和枪杆子一样重要!"这个看似文弱的年轻人,就是后来成为解放军政工战线杰出领导人的谭政大将。

谭政的军旅生涯始于井冈山斗争时期。1928年6月龙源口战斗中,他首创"火线鼓动"方法:在敌军猛攻时,他带领宣传队员站在战壕里喊话:"红军弟兄们,白军枪里没子弹!"这声呼喊竟让敌军下意识查看弹药,红军乘势发起反冲锋。战后毛泽东称赞:"谭政同志一句话,胜过一挺机枪。"

抗日战争期间,谭政任总政治部副主任。1939年他主持制订《八路军政治工作条例》,首创"三大民主"制度(政治民主、军事民主、经济民主)。在百团大战中,他组织"战场喊话队",用日语向日军喊话:"战争是军阀的,回家是你们的!"据统计,仅1940年就有数百名日军因受宣传影响投诚或自杀。

解放战争中的辽沈战役,展现了谭政的政治工作艺术。在围攻长春时,他创造性地开展"政治攻势周":组织投诚官兵现身说法,用风筝撒传单,甚至将宣传品装在空心炮弹里射入敌阵。当国民党60军军长曾泽生犹豫起义时,谭政派人送去亲笔信:"兄等如能举义,功在民族。"这封信最终促成长春和平解放。

谭政最突出的贡献在于政治工作理论建设。1944年他在延安撰写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报告,被中央军委称为"政治工作的经典文献"。报告中提出的"团结自己、战胜敌人"总方针,成为解放军政治工作的基本准则。刘少奇评价:"这个报告把政治工作系统化、理论化了。"

这位政工大将特别善于总结经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提出"抗美援朝政治工作三原则":激发国际主义精神,树立必胜信念,发扬革命英雄主义。在上甘岭战役最艰苦阶段,他组织创作《英雄儿女》等文艺作品,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传遍全军,极大鼓舞了士气。

谭政的政治工作方法充满创新精神。他首创的"立功运动"和"忆苦思甜"活动,成为解放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形式。在1952年开展的"文化大练兵"中,他创造"速成识字法",使百万官兵在短期内脱盲。许世友将军感慨:"谭政大将笔杆子一挥,胜过千军万马。"

1988年11月6日谭政逝世时,书桌上还摆放着未完成的《政治工作回忆录》。从秋收起义到新时期军队建设,这位"政工大师"始终坚信:"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罗荣桓元帅的评价最为中肯:"谭政同志是我军政治工作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的理论遗产,至今仍在指引着解放军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



上一篇:如果张学良在九一八时坚决抵抗,东北局势和抗日战争会如何发展?
下一篇:50岁妇女遇困境,记起丈夫叮嘱求助毛主席,来信回应如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