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事儿很简单,印度原本打的算盘,是想租6到8架图-160M“白天鹅”超音速战略轰炸机,按理说,这飞机要真落地印度,那确实是“门槛级”操作,直接补齐核三位一体里最短那一块短板,毕竟人家陆基导弹、潜射导弹都有,唯独空基核力量一直“拖后腿”。
图-160这个平台,全球都认,能飞得远、飞得快、载弹多,还能搭载远程核巡航导弹,要是家底厚点,确实能让印度在战略威慑层面“亮相”,但问题是,现实远比理想骨感,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的图-160产线几乎瘫痪,国内自用都不够,别说租了。
再说印度的真实目的,其实也很明显,根本不是奔着巴基斯坦去的,巴铁在它眼里,早就被陆基导弹“锁死”,根本没必要拿远程轰炸机“摆谱”,真正的目标就是中国,这点军圈里基本都看得明白。
你看现在印度的空基核平台,最多就是幻影2000、苏-30这种级别,飞得远吗?能突防吗?说白了就是“挂得上核弹,飞不到目标”,要真想打中国纵深,那还得靠有全球打击能力的东西,图-160正好对上了印度的胃口。
但问题又来了,图-160真要落地印度,真能让中国“后背发凉”吗,恐怕远没有印度想象中那么简单,首先操作和维护难度巨高,这种级别的轰炸机,地勤、设施、保障一整套都得重来,印度那基础设施,够呛撑得住。
别忘了,图-160是个庞然大物,维护一架就要上百工程师,跑道、油料、维修厂、空中加油体系,全得升级,这不是买台新车换个轮胎那么容易,印度空军本身就没这基础,想一步到位,难度太大。
飞行员培训问题也很现实,印度现役飞行员没操控过类似平台,模拟训练体系都没建立,全靠“摸着石头过河”,真要遇到突发情况,敢上天的不一定敢落地。
武器整合是另一个大坑,俄制巡航导弹和印度自产系统接口不兼容,想挂“布拉莫斯”还得深度改装,图-160原本就不是为印度量身定制的,这种深度融合,没几年磨合下不来。
再说战术整合,图-160必须融入战略指挥体系,可印度军队有个老毛病——陆军主导、军种分离,空军战略思维薄弱,真有图-160也不一定能玩明白,反倒成了“面子工程”。
所以你看,这波操作背后,其实是印度一直以来的“眼高手低”,梦想当全球战略空军国家,现实却连中型轰炸机都搞不定,哪怕图-160真来了,也就是给外界看个新鲜,撑不起体系化的战略威慑。
更何况,俄罗斯现在自己都忙着“拆东墙补西墙”,手里没现货,哪还有富余资源帮印度圆梦,说白了,俄罗斯想挣钱没错,但这钱真不是谁都能挣到。
舆论场上,不少印度网友一边喊着要“全球威慑”,一边对自家军工水平心里没底,这几年买买买、租租租已经成了“常规操作”,但真论自行研发、体系搭建,跟中国还差了两条街。
也有声音说,哪怕租不到,空军能多点战略思维也是好事,这话没错,毕竟战略威慑不仅靠装备,更靠体系和思路,但要真靠“外援”一口气跨过这道坎,太理想化了。
这事儿要是放在冷战末期,苏联家大业大,倒还真有可能“出手”,可现在,连俄罗斯自己都捉襟见肘,印度再怎么急,也只能望洋兴叹。
回头再看中国这边,面对印度的“追梦行动”,其实更多是冷眼旁观,毕竟自身战略空军已经成体系,防护反应能力也不是靠一两架“外来和尚”能撼动的。
说到底,印度这波操作,更多是“战略想象力”的延伸,真落地的可能性不大,哪怕真来了,也很难改变地区战略格局。
军备竞赛这种事,谁都想有“新家伙”撑门面,问题是,门面撑得住,内里才是真本事。
印度要跨级吓中国,靠买买买还差点意思,真要有底气,还是得踏踏实实补齐体系短板。
就目前这件事看,印度军迷的兴奋和外界的冷静,形成了鲜明对比,所谓“租轰炸机吓中国”,更像一场舆论秀,真要实锤,还得看后续表现。
每次印度军方喊出“大新闻”,外界总是调侃一句,“又来新故事”,其实背后反映的是战略焦虑和能力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