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来波猛料!这本男频巨作,简直是热血与智谋的交响曲!主角一路开挂,从默默无闻到光芒万丈,每个转折点都让人拍案叫绝。情节紧凑到让人窒息,但又恰到好处的留白让人遐想连篇。我敢打赌,翻开第一页,你就停不下来!错过它,绝对是书荒时的一大遗憾,赶紧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阅读之旅吧!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作者:靖仁师兄
第一章:欢迎来到1938
2018年
刚参加完应聘面试的张世杰坐在公园的树下擦着脸上的汗珠,树荫给了这个忙碌了一天的年轻人仅有的一点安慰。
作为一个军龄5年的退伍军械员,在他的世界里仿佛只有部队才是真正的家。
“果然啊,退伍回来之后就跟当初从孤儿院出来一样不好混。”
感慨一番过后,张世杰拿着空矿泉水瓶向着自己家的方向走去,路过垃圾桶的时候也顺便把空瓶丢进了垃圾桶里。
本来孤儿院出身的张世杰打算在部队里呆一辈子,但随着军队改革,整支部队原地解散,战士就地复原。这让无亲无故的张世杰感到恐慌。
“唉,再找不到工作就得花退伍费了……”
1938年
中华大地硝烟弥漫,1938年2月、4月、7月间八路军晋察冀根据地先后对平汉、平绥、正太、同浦铁路极其沿线日军据点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破袭战,致使日军遭受重大损失,日军车站、铁路等设施多处被损毁,交通运输线一度被中断。
1938年9月,为了执行日军大本营中攻武汉,南取广州,北围五台的作战方针,对八路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日军华北司令部长官寺内寿一在华北日军司令部部署了针对晋察冀根据地的围攻作战计划。
日军先后在晋察冀根据地周围集结了第110、第26、第109师团及独立第二、第三、第四混成旅团等共计5万余人分25路围攻八路军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北岳区,重点打击五台等地区,企图摧毁晋察冀边区正府和军区机关。
而在重庆,某江浙地痞出身的光头下令掘开花园口……
2018年
回到出租屋的张世杰扔下公文包坐到电脑前准备玩两把红警打发一下时间。
“我这一天得多无聊啊……”
张世杰一边打开花费500元购买的二手电脑一边开始吐槽自己。这台二手电脑是他退伍之后刚买的,孤儿院出身的张世杰自然舍不得钱买好一点的电脑,对于他来说电脑能用就行。
随着这台出厂时间都不知道比自己的军龄还要长出多少年的电脑发出阵阵“轰鸣”,屏幕逐渐亮了起来。
“别着急老爷子,你能开机我就知足了!”张世杰拍了拍电脑苦笑着说到。
15分钟后,电脑开机了……
(这15分钟是开机的同时启动红警基地,这回合理了!)
张世杰打开了用昨天一天时间下载的红色警戒·共和国之辉准备放松一下。随着游戏打开,电脑黑屏了……
他掏出手机找到卖家的微信发了一条语音:
“哥们,这电脑我能退货吗?”
咻~
语音刚发完,黑屏的电脑出现了一行小字“基地已绑定,开始传送。”
小字出现后,电脑发出了一阵蓝光。1秒钟后,蓝光消失,随着蓝光一起消失的还有张世杰……
1938年9月,晋察冀三省交界地区
“咳咳咳咳~妈的,呛死老子了!”
随着蓝光消失的张世杰出现在了一个对他来说极其陌生的山坳里。
“什么情况?不至于吧?!我就喝口水!”张世杰拿着水杯坐在石头上不可置信的说到
“叮~检测到指挥官已传送至1938年晋察冀三省交界地,开启基地空间。”
随着脑海中出现的电子合成音,张世杰眼前的景色再次变化。看着眼前的32名全副武装的士兵、4辆坦克、一望无边的空地以及不远处那辆看起来破旧不堪但体积比人民大会堂还要大的四履带车辆张世杰目瞪口呆……
“卧……槽……这么大……”
“报告指挥官同志!基地初始步兵班组集合完毕!应到12人,实到12人,请指示!班长陈海!”
“报告指挥官同志!基地初始指挥官保障组集合完毕!应到4人,实到4人,请指示!副官张宁!”
“报告指挥官同志!基地初始坦克排集合完毕!应到16人,实到16人,坦克4辆,请指示!排长李凡!”
听到三声脑海中熟悉报告,张世杰下意识回礼并回答道:“稍息!”
“是!”X3
“稍息!”X3
张世杰看着眼前整齐的的队列揉了揉脑门:“这是……红色警戒?!那基地车怎么展开?”
“检测到指令,展开红警基地车!”脑海中的电子提示音再次传来,基地车也随着提示音开始展开。
“卧槽……”看到基地车展开的夸张景象,张世杰发出了没见过世面的感叹。
对外面列队的士兵们下达完原地休息的指令,张世杰在副官张宁的带领下走进了展开结束的主基地。
“指挥官同志,这里就是基地主控中心,需要我跟您进去吗?”
“不用了,我自己进去琢磨琢磨吧,要是有问题我再叫你。”
“是!指挥官!”
“别叫指挥官了,听着别扭,叫首长吧。”
“是!首长!”
我一个大头兵还混上个首长了,我真不要脸啊!张世杰自嘲的笑了一下,走进了主控中心。
主控中心的自动门关闭后,占据了近一面墙的主控屏幕亮了起来并传来了提示音:“欢迎指挥官同志来到基地主控中心,本基地为红色警戒·共和国之辉-中国阵营。经检测,指挥官同志要求称呼变更为首长,请确定是否变更。”
“确认变更!”
嘿!这玩意还挺智能!
“请问指挥官是否接受初始任务:歼灭日军200人。”
“先等一下,虽说我小说也看了不少,我就一个孤儿,而且我们起点孤儿院出来的每年也有不少人失踪,稀里糊涂过来我也能接受,但是我还是想问一句,我还能回去吗?”张世杰无奈的问到。
“对不起首长同志,当前权限不足,请完成任务升级权限后咨询。”
“唉……”张世杰深深叹了一口气。虽然张世杰在原时间线一事无成无亲无故,但是和平年代相比于战争年代还是显得十分珍贵。
“行,打鬼子嘛!中国人打日本鬼子还有什么需要犹豫的?!”虽然张世杰是个孤儿,但是对于国家和人民还是十分感恩的。更何况有红警基地,平推到日本本土还是很简单的。
“确认接受初始任务,当前进度0/200”
“那就开始建造发电厂吧!”
“当前权限不足,无法建造建筑物!”
……
红警基地不能建造、不能爆兵那和一个移动大别墅有什么区别?!还平推日本?就这30来个人不动坦克连个大点的据点都打不下来!
“那你给我介绍一下当前的环境吧。”张世杰瘫坐在椅子上生无可恋的说到。
“当前世界:影视剧亮剑世界,时间:1938年9月16日,地点:SX省忻州市五台山地区,八路军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剧情进度:尚未开始(1940年2月)”
根据基地提供的信息,张世杰开始回忆这个时间段所发生的事情。“38年9月啊,武汉会战还有一个多月结束、华北日军围剿八路军、日军占领广州……”
“嗯……我记得小鬼子的计划是中攻武汉,南取广州,北围五台……五台……五台山?!妈的!我进小鬼子包围圈啦?!”张世杰不可思议的质问到。
“首长同志,日军是在9月制定的计划,距离日军完成合围还有5天时间。”
“行吧行吧,来都来了,干就完了,总不能给我们老祖宗丢脸不是。我的作战服和武器装备有吗?”
“您的作战服及装备已放置于您的休息室。”
“张宁!”
“到!”
“带我去休息室。”
“是!”
…………
2018年,某出租屋内。
一部手机在陈旧的电脑旁显示着微信消息提醒……
“哥们,之前说好了验完货不退不换”
“虽然这电脑又老又卡但是绝对物超所值!”
“不信你看看电脑E盘里的学习资料,绝对够劲!”
“不行我再给你发点种子?”
【链接】
【链接】
【链接】……
------
由于题材问题,本文有内容删减部分。
后续改进的合理化解释内容在后面有解释。
前面还有些小坑是我特意挖的,后文会引出。
谢谢支持!
第二章:盘家底
“首长,这间就是您的休息室了,门口的是您的的勤务兵夏天和警卫员宋云飞,您的日常勤务和警卫工作由他们负责。”
“首长好!”X2
“同志们好!”张世杰回礼说到。
“指挥官保障组还有一名通信员叫王一鸣,现在在通信指挥室值班,初期的保障工作由我们4人进行。如果有需要您可以随时呼叫。”张宁说到。
“好的,麻烦大家了。”说完,张世杰便开门走进休息室。
休息室是一间70多平米的套房,在更衣室内挂放着张杰的常服、作战服等衣物。
“绿军装、红领章,65式军服啊!呦,4个兜,还是个干部服。挎包、水壶、防毒面具、五六式胸挂……八一杠和64?!不是吧?据说这老64当年命中7枪还能上来肉搏……”张世杰一边穿戴着军服装备一边碎碎念。
这时,基地的声音再次响起:“首长同志,根据基地规则,红警部队在亮剑世界只能使用新中国在1985年之前装备的武器装备和技术,所以目前的装备都只能是这些您看起来相对落后的装备。”
张世杰闻言也点了点头,在二战时期有装备限制张世杰是可以理解的,于是便继续穿戴装备。
“还行,给我准备了16作战靴,他们穿的好像都是高帮防刺解放鞋,那鞋倒是不错,就是穿完脚太臭。”
穿戴好装备,休息室客厅的显示屏亮了起来。
“基地生物对首长同志绝对忠诚,请放心作战,一切为了人民!祝首长同志旗开得胜!”
张世杰会心一笑便出门带领保障组来到会议室,并叫来了步兵班长陈海和坦克排长李凡进行装备物资的盘点。
“同志们,接下来我们的工作会围绕日军本次围剿的突围行动展开。根据基地的情报和历史资料信息显示,日军本次围剿的兵力由三个师团又三个旅团组成共计5万余人,日军计划兵分25路对八路军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围剿,而我们现在所在的五台地区正是日军打击的重点目标,并且情报展示日军将于5日后完成合围……”
作为指挥官,张世杰在会议中首先发言,定下基调的同时也向大家通报了目前的情况。
“大家集思广益一下,下一步的突围方向和策略。决定一下未来我们将在哪一地区建立根据地,并且完成初始任务。”
张宁:“首长,在突围行动方面我有一点想法,我们人数少目标小,突围相对来说应该很容易完成,但是要完成初始任务我觉得我们在八路军的根据地应该尽量依托八路军的突围部队进行策应,在有限支援八路军的同时完成任务。”
看到张宁的发言展示出了一名副官应有的水平,这让张世杰的心里踏实了不少。
张世杰:“那突围方向就暂定为晋中地区吧,那里也有红色武装的抗日根据地,并且敌我顽等势力犬牙交错,比较适合我们浑水摸鱼。具体……就在平安县一带吧!还能蹭到剧情。”
看到会议室所有人点头同意,张世杰继续说道:“那接下来各单位盘点一下目前的装备物资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盘盘家底也好让我心里有个数。”
张宁首先起立发言:“报告首长同志!保障组共计4人,装备81-1式步枪2支、79式冲锋枪2支、54式手枪4支,电台1部、步话机2部,弹药1个基数。(按1979年解放军标准计算)
合计:7.62步枪弹:600发
7.62手枪弹:560发
77式手榴弹:16枚”
陈海:“步兵班组共计12人,装备79式冲锋枪1支、81式轻机枪1挺、6/9式40毫米火箭筒一支、85式狙击枪一支、81-1式自动步枪8支,其中下挂式榴弹发射器2部,步话机2部、地雷8枚、爆破设备1组、药品箱1个,弹药1个基数。
合计:7.62步枪弹:3400发(81式枪族使用7.62X39中间弹,步枪与轻机枪通用)
7.62手枪弹:200发
7.62机枪弹:150发(85狙使用7.62X54R枪弹,与解放军重机枪通用)
40毫米火箭弹:20发
35毫米枪榴弹:40发
77式手榴弹:48枚”
李凡:“坦克排共计16人,62-1式轻型坦克4辆,车组包括1门85毫米坦克炮、两挺7.62同轴机枪、1挺59式12.7毫米高射机枪。人员装备54式手枪12支、79式冲锋枪4支,电台4部,弹药1个基数。
合计:85毫米炮弹:188枚(单车47枚)
7.62机枪弹:8000发
12.7机枪弹:2000发
7.62手枪弹:1280发”
“但是首长,受规则限制,我们坦克排目前还没有权限离开基地空间。”李凡补充道。
目前坦克排的无法出动让张世杰感到略为可惜,但想到五台地区的地形也让他感到释然。于是张世杰再次看向副官张宁,问到:“后勤保障方面是什么情况?”
打仗就是打后勤,大战在即,后勤保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食品方面现在基地储存了足够我们33人食用7天的食物,我们也具备一定的野外生存技能,并且基地对于无权限派出的单位有冷冻维生的功能,所以食物方面无须担心。
医疗方面主基地内的医疗室有一定的医疗设备和少量药品储备,但是我们没有医生,只能靠卫生员处理一下较轻的伤势。
武器弹药方面,由于我们目前不能生产,85狙和手枪冲锋枪可以借坦克排的弹药补充,其他的就只能依靠缴获了。”
“缴获?!开什么玩笑?!”
张世杰指了指张宁背后的八一杠说到:“咱们的枪用的什么子弹?!用的7.62X39毫米M1943中间威力弹!”
“就是五六式步枪弹。”张宁接话道。
“那不一回事嘛?”
“首长你这么说显得像水字数……”
张世杰:……
“你就说吧,上哪缴获?!”
“实在不行咱们只能缴获储存一批日军的武器弹药了,并且平时作战的时候节约一点,毕竟弹药补给目前是真的没有。”
张宁也很无奈,目前的解决办法真的不多,总不能因为弹药少就不打仗了。
张世杰也叹了口气,貌似只能这么办了。
会议再次持续了不到一个小时,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将具体的作战计划和行动方案的大致细节商议完毕。
最后由张世杰拍板下达命令:“命令!步兵班及保障组全体人员参加行动,携带标准战斗物资和三天口粮,其余装备、弹药放至基地空间备用。坦克排全体人员留守,集中所有手枪弹和500发762机枪弹,为战斗部队提供补给。
同志们,是否清楚?!”
“清楚!”x N
“30分钟后出发!”
“是!”x N
第三章:出发!(求推荐)
经过半个小时的忙碌,众人将张世杰的命令落实并列队完毕。
“报告首长同志!行动分队集合完毕!应到17人实到17人请指示!行动分队副队长陈海!”
“出发!”
“是!”
画面一转,又是之前那个山谷。这时张世杰又想起一个问题:
“你们也能随时随地从基地空间来回出入吗?”
张宁回答道:“报告首长,基地空间是您的随身空间,我们只能在您进出时根据您的指令跟随进出,其他时间均为锁定状态。”
“好,我知道了,继续向寿阳、阳泉一线方向前进!”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阜平,八路军第115师师部
“政委,你看,鬼子这是来势汹汹啊!”115师参谋长对聂政委说到。
“三个师团外加三个旅团,这是要一口气把我们吃掉的架势啊!呵呵,寺内寿一这老鬼子胃口倒是不小,就怕咱们115师这块又臭又硬的石头崩了这老畜生的门牙啊!哈哈哈!”
“哈哈哈哈!”
当日夜间,距离五台20公里的山路上,张世杰带领行动分队急匆匆的向南行军。
“BJBJ,我是上海,我是上海,收到请回复,完毕!”张宁的步话机里传来了正在带领尖兵组的陈海的呼叫声。
张世杰拿过步话机回复到:“BJ收到,上海请讲!”
“马家窑附近发现八路军连级规模部队,经分析应该是八路军第115师某团团部,请指示下一步行动,完毕!”
“原地待命!等待BJ抵达!”
“上海收到!”
20分钟后,陈海和张世杰等人顺利汇合。随后张世杰拿出望远镜对马家窑附近进行观察。
“首长,要不要先接触一下对方?”陈海问到。
张世杰架着望远镜指着马家窑说道:“我们现在来历不明身份不明,先不要擅自接触,会很麻烦。看,那个位置,马家窑东侧大约30米的位置,有颗独立树。这棵树离附近的两个明哨都比较远,但不排除近处有暗哨的可能。能不能在不惊动对方的情况下摸到树下的位置?”
“可以!我和班副亲自摸过去,他参加过狙击手培训,伪装抵近很有一套。但是首长,我需要20分钟时间编两套伪装服。”陈海回答道。
“可以,正好我写封信,等一会把这封信用双面胶贴在树上,贴牢一点。枪支关保险,不上膛。记住!我们都是人民的队伍,无论如何都不能开火,清楚吗?”
“清楚!”
说完,陈海便带着副班长拿出绿色的伪装网,根据刚才观察到的独立树附近的植被挑选野草和掉落的树叶和伪装网来编织伪装服。张世杰也拿出纸笔将情报写在信中。
“张宁!带其余同志,在附近找个平坦隐蔽一点的空地,排好岗哨准备宿营。留两个同志在这接应。今晚口令:山河。”
“是!”
陈海等4人将其他装备交到前往宿营地的战友们的手上后,便开始伪装抵近工作。
“你们两个就地掩护观察,我和班副进行抵近,如果有情况立刻联系首长!”陈海对两名战士下达完命令后便和副班长前往距离独立树最近的视野盲区前。
陈海二人穿过山脚的丛林,来到一颗距离独立树不到50米远的大石头后,副班长指着独立树树冠里隐隐约约的人影对陈海低声说到:“班长,树冠里好像有个人影,你看看是不是暗哨?”
听到班副的话,陈海立刻拿起望远镜向树冠中看去。
“还真够隐蔽的,摸到这个距离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班长你在这掩护我,我一个人摸过去,这样目标小。”
“行,你注意隐蔽,附近可能还有别的暗哨。”
副班长点点头盖好伪装服,匍匐在地用蠕动前进的方式一点一点的靠近独立树。
20分钟后,副班长躲过八路军暗哨的视线到达树下,将封面写有“八路军指挥官同志亲启”字样的信封用双面胶牢牢贴在了树干上,随后便原路返回。
马家窑东北部树林的以前空地上,张世杰铺好自己的宿营装备,看着几名战士铺好自己的装备后把岗哨和侦查人员的防潮毯和睡袋铺好。
过了半个小时,行动分队警备哨发现向自己方向前进的几个人影,低声喝到:“站住!口令!”
“山!回令!”
“河!”
“班长,你们回来啦!”
“回来了,我去找首长,你继续隐蔽。”
“是!”
看到陈海等人安全归来,张世杰也放下心来,笑着问到:“怎么样?有暗哨吗?”
“有,就在那颗树上。”副班长笑着回答道。
红警出品的战士技战术果然是强的离谱。要知道,1938年的八路军大多都是长征路上走过来的,战斗力对比日军精锐部队只强不低,比光头的部队更不知道强到哪去。面对这样的部队依然能潜伏到对方暗哨脚下足以说明红警战士们的战斗力。
“快休息吧,咱们摸过去也好,也算在战前给八路军的同志们提个醒紧紧弦。”
第二天一早,八路军115师13团战士付根生在村东的独立树上执行完一夜的警戒任务。虽然困得眼皮打架,但作为长征时期就参加红军的老战士,他强忍困意保持警戒,直到团部吹响了起床号。
付根生刚从树上跳下看见了贴在树干的信封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有人潜伏进村了!快去报告团长!”付根生急忙向团部跑去。
在团部的丁伟刚洗完脸,听着院子外乱哄哄的一脸疑惑。
这时,警卫员拿着一封信跑了进来:“副团长!昨天的暗哨根生下哨的时候在树干上发现了这个,现在怀疑有人潜入马家窑,王连长正带着警卫连全村排查。”
由于团长和政委前天去旅部开会尚未结束,全团职务最高的便是副团长丁伟,于是丁伟接过警卫员的信。
“八路……军?指挥官同志……这字应该是亲吧?亲启。这字怎么写的缺胳膊断腿的?”丁伟看着现代的简体字觉得异常别扭。
“小李,去通知警卫连连长排查完村子过来开会,再通知zz部主任和孙参谋过来开会!”
“是!”
第四章:丁伟
张世杰的行动分队在八路军的起床号前就已经开拔向南继续行军。
“老张,咱们的步话机最远可以实现几公里的通话?”张世杰向张宁问到。
“平原环境5公里以上,山地大约3公里左右。”
“早知道给他们留台步话机了……”
马家窑八路军会议室内,丁伟打开信封带着众人看着写满简体字的信纸分析着上面的内容……
“这字写的缺胳膊断腿的,看着真他娘的别扭!”13团参谋孙旭吐槽道。
“这种简洁的字体很可能是哪个文学家为了便于推广,自己改良的。要是真能推广开让更多的人都能读书识字也算功德无量了。”zz部主任王传杰说道。
“副团长!主任!有新发现!”警卫连连长急匆匆的跑进会议室对众人说到:“经过警卫连仔细搜查,发现马家窑东北方向的那片林子有过宿营的痕迹,东山也有行军走过的迹象。根据脚印判断,昨天晚上来过的部队大约只有20人左右。”
“20人……”丁伟听到这个结论有些诧异。
“20人的小股部队跑到咱们这干嘛?还专门过来给咱们送信?还八路军同志?”
警卫连连长王有田听到丁伟的分析问道:“副团长,听称呼有没有可能是咱们自己的同志?”
“咱们自己的同志还用得着这么费劲巴力的吗?还用抵近潜伏把信贴到暗哨的树上?!从今天起加强岗哨的警戒力度!”丁伟横了王有田一眼“平时多读点书!”
“是!”
“孙参谋,信的内容分析完了吗?”
“副团长,分析完了!”
“念!”
“八路军同志:
我部已获得确切情报,为保障武汉会战的后勤运输线,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长官寺内寿一于本月制定了围剿贵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作战计划,现已集结日军第110、26、109师团、独立第二、第三、第四混成旅团等部共计五万余人从平汉、正太、同蒲、平绥铁路出动,计划采取分进合击、多路围攻、步步为营的战术,分25路围攻贵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北岳区,重点打击五台、涞源、阜平中心区,企图摧毁我党边区正府和军区机关。根据目前所侦查的日军动态,预计日军将于21日左右完成合围部署。望贵部知悉,早做准备!
张字 1938年9月16日夜”
“哈哈哈哈!没准还真让王有田这小子说对了,这位‘张’还真可能是我们同志啊!”
丁伟听到孙参谋的话也笑着说道:“是啊!这个‘张’前脚还一口一个贵部,后面就成我党了,估计是小年轻下意识写顺手了!”
“好了,别说这些了。孙参谋,你把这封信件誊抄一份,叫通信班骑马用最快的速度把这封信送到旅部!”(已修改,感谢指正!)
“是!副团长!”
“王有田!”
“到!”
“通知各部队尽快完成战斗准备,等待战斗命令随时准备出动!”
“是!”
等丁伟下达完命令众人散去,丁伟便和zz部王主任坐在土炕上卷起了旱烟。
“老丁,以前你可不是这样啊,这份情报还不确定真伪你就让部队做战斗准备是不是有点草率啊?”
听到王主任的疑问,丁伟点燃烟卷说道:“这份情报准不准确不知道,但是最近我闻小鬼子的味道确实不对。而且我感觉这个‘张’不是一般人,能摸到咱们的暗哨脚下不被发现不说,光有一套成体系的简化字就值得我们重视了。咱们能做的就是做好战斗准备,至于这么重要的情报是真是假,就交给总部来甄别了!”
王主任闻言也是点点头不再说话
…………
正午日头正盛,张世杰带领的的行动分队在山间走的汗流浃背。
“老张!咱们现在到哪了?”
“首长,刚过小西沟。”
张世杰喘着大气说道:“轮流警戒,原地休息,通知尖兵组,隐蔽休息。”
“是!首长。”
走了20多里山路的张世杰坐在树荫下啃着压缩饼干。军用压缩饼干的口感并不好,干干巴巴的难以下咽。好在警卫员宋云飞及时拿起水壶送到张世杰跟前。
“首长,喝口水。”
“嗯……咕吨咕吨咕吨……谢谢!”
张世杰并没有抱怨伙食的不好,他知道对于这个时期的先辈们来说,干干巴巴的压缩饼干也是可望不可即的美食。
“老张、夏天!地图!”
勤务兵夏天听到指示,立刻拿出折叠地图板,摆好地图。
“老张你看,咱们现在在小西沟和郑家庄中间的位置,翻过前面那座山头有一条公路,忻口、定襄的日军顺着这条公路就能直插五台后方并且策应进攻阜平的日军。”
“首长,您的意思是……打一波伏击?”
“没错,这条路宽度不大,而且途径的不少地区都是山路,我估计日军在这直插八路军后方的兵力应该不超过一个大队。日军一个大队1100多人,凭咱们这十几个人肯定吃不下,我张世杰也没那么大胃口。咱们就打先头部队,如果先头部队只有一个加强小队不超过7-80左右的兵力那我们就用最快的速度吃掉他们!如果超过2个小队120人我们就用最大的火力尽可能的杀伤日军!”
“我赞同首长的计划,同时我也有一点想法!”张宁指向地图说到:“野狼口,这个位置最适合伏击,但是日军看到这个地形也一定会格外警惕!所以我建议在野狼口后方800米左右的山坡伏击,日军走到这个位置时的警惕性最低,山坡上也有不少大石可作为掩体,而且这个地形也特别适合我们的自动武器发挥火力并且便于快速转移!”
“嗯!有道理!那伏击位置就定在这里吧!但是小鬼子一个大队这么大一块肉不咬一口我心里难受啊!老张,日军先头部队与主力部队的间距有多远?”
“一般在2公里左右!”
张世杰想了片刻后提议道:“这样!我们在距离伏击地点2公里的位置埋设4颗66式定向雷,留一人带上步话机和望远镜在远点采用遥控方式起爆!以66式定向雷100米的杀伤距离打击日军密集的行军队列大约能造成100人以上的伤亡,最少也能消灭30人左右的日军!”
张宁等人对这个计划均表示同意,张世杰回头看向自己的通信员。
“王一鸣!”
“到!”
“起爆地雷的任务交给你来完成!有没有信心?!”
“报告首长!坚决完成任务!”
讨论完作战计划,张世杰让张宁通知陈海带领的尖兵组返回休整。张宁刚拿起步话机里面便传来了陈海的声音。
“BJ!BJ!我是上海,我是上海!郑家庄附近发现日军!收到请回复,完毕!”
张宁立刻回复道:“上海,我是BJ!请确认敌人规模人数!完毕!”
“上海收到!正在确认……已确认!敌军规模为日军兵力一个分队13人、伪军兵力一个排左右29人另有近70名百姓被日军控制修建炮楼!完毕!”
听到陈海传来的情报,张宁看向张世杰等待他的指令。
“同志们!主菜之前我们先来点开胃的怎么样?!”
“坚决完成任务!”xN
(点击下方免费阅读)
关注小编,每天有推荐,量大不愁书荒,品质也有保障,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让我们共享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