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日,俄乌战场再一次传来新战报,乌克兰的红军城已经被俄罗斯大军攻陷,守城的乌军第155旅几乎全军覆没,百姓更是流离失所。
这一次,俄军并没有强攻,而是使用大量无人机7天24小时轮班,将乌军内部的战略部署摸的一清二楚,随后进行精准打击,逼的泽连斯基立刻向莫斯科递交了一份“分阶段停火”方案。
俄罗斯会同意泽连斯基的方案吗?这场战争的未来走向会如何?
红军城陷落:一场豪赌输掉的东线支点
顿巴斯平原上,一座名叫“红军城”的要塞塌了,基辅输掉的,不只是一座城,更是去年一场政治豪赌的全部底牌。
红军城的陷落,颠覆了人们对攻城战的想象,这不是一场钢铁洪流的正面硬撼,而是一次悄无声息的“手术”。
早在决战前几周,俄军的小股部队就化整为零,像水银一样渗进城区的废墟里,乌军不是没发现,也用炮火反复清洗,但这些人就像打不死的钉子,拔不干净。
真正的杀招来自天上,俄军的侦察无人机几乎是7天24小时轮班,把整座红军城里里外外扫了个底朝天。
乌军的火力点、兵力部署,甚至士兵几点换岗,都被一一标注在俄军的电子地图上,比乌军自己还清楚。
紧接着,铺天盖地的无人机群来了,它们不为杀伤,只为一件事:用饱和攻击耗光乌军本就紧张的防空导弹,顺便把他们的指挥网络搅成一锅粥。
当乌军的防空网出现短暂瘫痪,地面部队的突击开始了,他们不恋战,不纠缠,像一群训练有素的狼,钻进城里就抢占关键路口和制高点,迅速建立据点,再向内开花。
天上的“眼睛”和地上的“拳头”配合得天衣无缝,高空无人机锁定了目标,坐标直接传给地面的无人战车,后者抬炮就打。
城里的乌军彻底被打蒙了,前一秒还在全城搜捕“渗透小组”,下一秒自己就成了瓮中之鳖,四面八方都是火力,情报混乱之下,守城的乌军第155旅几乎全军覆没。
这场精妙的配合,源于俄军更高明的战略欺骗,当乌克兰的注意力和情报资源都被其他方向的佯攻死死牵住时,俄军早已将致命的刀尖,对准了红军城。
当初埋下的祸根
说到底,红军城失守的祸根,一年前就埋下了,2023年8月,为了向西方盟友秀肌肉,证明自己的“反攻实力”,泽连斯基政府倾尽全力,打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库尔斯克战役”。
为了这场政治表演,基辅把驻守在红军城方向、经验最丰富、装备最好的几个王牌旅,一股脑全抽调到了北线。
这场进攻的宣传效果确实拉满,乌军一度占领了俄罗斯边境的几个村庄,欧洲媒体赞不绝口,泽连斯基的支持率也跟着水涨船高。
代价是什么?是整个顿巴斯防线的空虚,乌克兰用东线战场的顶梁柱,换来了一场改变不了任何战局的短暂风光,却把自家大门弄得门户大开。
莫斯科的决策者堪称老辣,一眼看穿了基辅的虚张声势,他们将计就计,一边在北线象征性地抵抗,一边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兵力真空,开始向红军城方向步步为营地挤压,当基辅还在为那场“辉煌胜利”开香槟庆祝时,一张绞杀红军城的战略大网,已经悄然织成。
乌军濒临极限
除了战略上的致命失误,前线乌军的困境更是雪上加霜,最要命的是“炮弹饥荒”,西方的援助零零星星,听着热闹,但运到前线的数量和速度,根本跟不上绞肉机一样的消耗,在红军城前线,俄军的炮火密度一度是乌军的五倍。
这意味着乌军的火力点冒头就被敲掉,好不容易修好的工事,一轮炮击下来又得重来,这仗还怎么打?
比炮弹短缺更深的危机,是人的枯竭,打了两年多,乌军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兵,大多已经伤亡殆尽,守卫红军城的部队里,有大量没得到充分休整的疲惫之师,还有很多刚上战场没多久的新兵。
面对俄军一波接一波、装甲车和步兵协同的冲击,这些士兵无论是身体还是意志,都已濒临极限,防线,就是这样被一点点磨穿的。#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更何况,年初丢掉阿夫迪夫卡后,乌军整个顿涅茨克防线被迫西撤,红军城仓促间被推到了最前沿。
基辅没能抓住这段宝贵的喘息之机,把这里打造成第二个“阿夫迪夫卡”那样的钢铁堡垒,俄军等的,恰恰就是这个防御体系最脆弱的换挡期。
从嘴硬到求和
红军城的易手,像一记重拳,把基辅直接打回了现实,就在俄军刚进城时,泽连斯基还嘴硬,公开宣称要“清除城内的破坏组织”,一副尽在掌握的姿态。
可没过几天,随着俄军控制区不断扩大的视频传遍网络,基辅的调门彻底软了,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对外放风,说泽连斯基已经通过土耳其,向莫斯科递交了一份“分阶段停火”方案。
这与他过去“收复所有失地”的豪言壮语相比,简直判若两人,这已经不是谈判,而是军事压力下的低头求饶,然而,这种示弱换来的,是莫斯科令人窒息的沉默。
克里姆林宫根本没理会基辅的求和,他们选择用更大的军事胜利,来增加谈判桌上的筹码,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亲赴前线督战,集结在红军城方向的超过11万大军、近千门火炮和上千架无人机,正在为下一场总攻积蓄力量。
俄罗斯的态度很明确:在战场上拿到足够的东西之前,没什么好谈的,要谈,就得基于“当前战线”这个既成事实来谈,拿下红军城,就是为这个“既成事实”添加的最重的一枚砝码。
基辅的补救则显得慌乱而被动,顿涅茨克方向的乌军指挥官被就地免职,泽连斯基一遍遍向西方哭诉,说“每一小时的延迟都在让乌克兰士兵付出生命”。
国内,国防部的贪腐丑闻人尽皆知,国外,欧洲的援助日渐疲软,大洋彼岸那个可能重返白宫的男人,更让基辅夜不能寐。
在莫斯科看来,基辅此刻的停火提议,不过是输急了眼的缓兵之计,毫无诚意,当俄军的炮口已经对准下一座城市——康斯坦丁诺夫卡,欧美媒体宣传的麻醉剂效力似乎正加速退去,最终决定棋局走向的,从来都不是媒体上的标题,而是战场上冰冷的实力。
结语
乌克兰这个被西方国家练手推向战场上的国家,既可悲也可恨,这一切的根本还是追究于他不顾一切的和俄罗斯反目。
或许对于乌克兰来说,北约的诱惑是极大的,这个组织就一定可以遏制住俄罗斯,使得自己在其中捞的好处。
然而,殊不知这完全是西方国家的阴谋,即便成功压倒俄罗斯,他乌克兰也并不完全是获利方,资源往往会先瓜分给那些大国,最终才会给乌克兰留一些残羹。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