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航展的大幕还没正式拉开,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就让全世界的军迷圈炸了锅。
一架静静停在那儿的歼20,机身上有个编号“CB10300”,被眼尖的美国媒体给拍了下来。
这串代码啥意思?明摆着嘛:第10批次的第300架。
这等于官方直接告诉了全世界一个惊人事实,最晚在今年年初,第300架歼20就已经刷上机号了。
这个数字,让日本防卫省今年1月那份防卫白皮书,看起来就像个笑话。白皮书里还信誓旦旦地说,中国只有230架歼20。
现实这巴掌,打得是真响。美国媒体一看,立马判断,中国的歼20恐怕早就过了300架,正奔着400架去了。
更要命的是,这个数字背后,藏着中国悄悄拿下的两个“世界第一”,连美国空军看了都得沉默。
美国人都看傻了
第一个世界第一,简单粗暴:中国现在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重型五代机机队。
这笔账很好算。曾经的天空霸主F22,生产线十几年前就关了,总共就造了187架,成了绝唱。
更惨的是,飞机老了,零件也没了,能飞的都不到一半,真正能上战场的,恐怕也就七十来架。
再看俄罗斯的苏57,到现在拢共服役了19架,今年一年才造7架,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这意味着什么?我们的歼20,数量上已经把美俄现役的重型五代机加起来都给超了。
而且,这还只是个开始。歼20的年产量已经突破了一百架,是全世界唯一一款正在“下饺子”的重型隐身战机。
两条腿走路就是快
第二个世界第一,更让美国人睡不着觉。
中国是现在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时开着两条五代机生产线的国家。
成飞的歼20在跑,沈飞的歼35也没闲着,也进入了量产的快车道。
按计划,沈飞那个超级工厂,以后一年也能造上百架歼35。今年上半年就交了二十来架,全年五十架有希望。
两条线一起发力,中国一年就能生产超过200架隐身战斗机。
这是什么概念?用不着十年,只要短短五年,我们就能造出1000架五代机。
这种恐怖的工业能力,不光海空军自己够用,甚至还能腾出手来,去国际市场上抢生意,彻底
游戏规则。
想当年,我也是大哥
这个消息传到日本,不亚于晴天霹雳。就在不久前,他们还做着“东北亚最强空军”的旧梦呢。
想理解日本人的失落,得把时间倒回八十年代。
那时候,日本航空自卫队阔得很。美国大哥为了在东亚有个桥头堡,对日本那是相当慷慨。
1981年,F15在美国刚服役没几年,就破天荒地卖给了日本,也就是F15J。
这在当时是什么待遇?简直是亲儿子。日本空自的腰杆子,一下子就硬了。
你看看周围,苏联当时的主力还是米格23,我们还在玩歼7、歼8。F15J在天上,那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东北亚第一”的牌子,就这么深深烙进了日本空自的骨子里。
两记重拳直接打懵
可进了21世纪,天变了。中国军工跟开了挂一样,歼10、歼11一茬一茬地冒出来,日本开始感到压力。
但他们当时还不慌,因为心里揣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们想得可美了,觉得既然当年美国肯卖F15,那现在更牛的F22,迟早也得卖给我吧?
尽管美国早就立法禁止出口F22,但日本人总觉得,凡事都有例外嘛。
然而,两记重拳彻底把他们打懵了。
第一拳,2011年1月11日,我们的歼20首飞了。事实证明,能跟F22掰手腕的飞机,我们自己能造!
第二拳,同年12月13日,美国洛马公司宣布,F22生产线正式关闭。
这一下,彻底断了日本的念想。质量优势没了,买同代飞机的路也堵死了。雪上加霜的是,他们引以为傲的F15J,也老得快飞不动了。
结语
自己搞不出来,想买又买不到,升级还慢得要死,日本看歼20的心态,就变得非常扭曲。
于是他们只能在报告里,在媒体上,故意贬低歼20的数量和性能,靠这种方式来获得一点点心理安慰。
仿佛这样,就能回到八十年代那段“光辉岁月”。
但物质世界是冰冷的,现实是残酷的。无论他们怎么自我麻痹,都无法改变日本空自已经被远远甩在身后的事实。
这种长期拒绝接受现实的鸵鸟心态,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得越来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