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目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根据美国政府问责局(GAO)2025年9月发布的报告,F-35的关键升级计划,Block 4遭遇了重大延误和成本上升问题。
这一升级计划旨在为F-35换装新一代AN/APG-85有源相控阵雷达,大幅提升雷达探测范围,升级传感器套件、改进电子战系统和武器集成,使战机具备发射新一代空对空作战武器的能力。
升级的推迟影响了交付进度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计划到2026年完成Block 4升级项目的所有66项功能,可是期限一再推迟,先是推迟到2029年,如今又推迟到2031年。 报告警告说,即使到2031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也可能只能提供Block 4升级项目的部分功能且成本已经比开始的预测飙升了60亿美元。
造成F-35升级项目延迟的主要因素是所谓的"技术升级3(TR-3)",这是一个耗资19亿美元的硬件和软件升级包,"没有TR-3,Block 4升级就无法执行"。
TR-3升级旨在为F-35战斗机换装新的集成核心处理器,其计算能力较之前可以提升25倍,为F-35带来信息处理能力、人工智能(AI)增强功能以及优越的互操作性。 TR-3软件开发和认证过程复杂且耗时,新软件代码量激增85%,导致可靠性问题频发。
由于升级进展不顺,2023年F-35平均交付延迟时间为61天,2024年的延迟时间猛增到238天。 自2023年7月开始,美国空军一度暂停接收新生产的F-35战斗机,导致大量新下线的F-35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厂区积压。
如今美军开始恢复接收仅具备训练能力的"简化版"F-35战斗机,预计它们要到2025年底或2026年初才能获得完整作战软件。 这种情况导致大量新生产的F-35无法形成完整战斗力,一度只能用作"高级教练机"。
成本和供应链的问题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报道,美国国防部计划将F-35战斗机的飞行期限延长至2088年,比预期服役时间长11年。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F-35战斗机在服役周期内的总成本将超过2万亿美元,相比2023年的预估成本增加近25%。
技术缺陷导致的额外开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技术水准和人才储备无法支撑F-35战斗机项目的研发生产,战斗机在使用过程中频繁返工维修,导致交付时间一再拖延。
维修不及时
作为一项多国参与投资的军事项目,F-35战斗机的零部件由多国供应,时常出现零部件调配延迟、供应不足现象,导致战斗机陷入停飞状态,增加维护成本。
服役周期增加放大通胀问题:F-35战斗机于2006年首飞,F-35B于2015年服役,F-35A和F-35C分别于2016年和2019年服役。
如果F-35战斗机的服役时间延长到2088年,意味该机的服役周期将达到69至73年,通货膨胀率上涨将成本问题进一步放大。
供应链问题同样令人担忧
F-35的零部件来自英国、荷兰、加拿大等多国,这种全球供应链模式虽然发挥了各国航空产业优势,也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对战机零部件把控不严,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过去3年,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F-35战机零部件的国内外供应商生产乏力,供应缓慢。 F-35战机需要经常改装升级,以往储备的零部件可能无法正常使用,美国海军曾发生44%的库存零部件与升级后F-35战机不匹配的尴尬事。
F-35作为第五代战斗机之一,却饱受技术缺陷和性能隐患的困扰。 根据美国国防部公布资料,F-35战机存在800多项设计缺陷,其中一类缺陷(可能损害可靠性、安全性或其他关键要求的缺陷)达111项,二类缺陷达855项。 这些缺陷涉及发动机、弹射座椅和机身材料等关键领域,一直未能得到彻底解决。
在诸多技术问题中,隐身涂层的脆弱性尤为突出。 F-35的隐身涂层存在严重缺陷,需要频繁地修复隐身涂层,甚至每飞一次就需要重涂隐身材料,否则根本没办法作战。 英军在使用F-35过程中发现,战机上的隐身涂料出现开裂起泡的现象。
这些隐身涂料十分脆弱,很容易在飞行过程中刮伤,一旦隐身涂料出现细微损伤,F-35战机的雷达反射面积会呈几何倍数增长。 按照英国空军准将安德鲁·兰伯特的话形容,隐身涂料被刮伤后的F-35雷达信号甚至与一架波音747差不多。
任务能力率低下是另一个严重问题。 2020年,美军F-35战机机队平均完成任务能力率仅为39%,远低于预期目标。 近年来,F-35战机平均完成任务能力率很少达标,严重影响了美国空军战备状态。
这意味着在多数时间里,大多数F-35战机无法执行其设计要求的作战任务,这对各国空军的战备状态产生了严重影响。
技术问题导致事故率居高不下
近5年F-35坠机事故频频发生,仅美军就发生了至少8起,战机停飞已屡见不鲜。 2018年9月28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的1架F-35B战斗机因为发动机燃油管问题导致坠毁。
2023年,日本航空自卫队一架F-35A在青森附近海域失联并坠毁,机上一名飞行员无音讯。 这些事故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发了全球用户对F-35安全性的深切担忧。
地缘政治层面,F-35项目暴露了美国与盟友之间的深层次信任危机。 欧洲多国转向本土防务项目,寻求防务自主,反映了全球防务格局多极化趋势加速。 F-35项目的困境不仅是技术和管理问题,象征着美国全球战略影响力的演变,以及国际力量平衡的重新调整。
未来F-35项目能否恢复信誉,将取决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美国国防部能否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缺陷、控制成本增长,以及重建与盟友的互信关系。 否则,这一世界上有名的国防项目可能成为美国军事工业综合能力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