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我算是看明白了,今年的老天爷,压根就没打算按剧本走。
就在你以为国庆假期这出戏,怎么着也得在秋高气爽的氛围里杀青时,杭州的天气直接把剧本撕了,自己当起了导演,上来就给你整一出“冰火两重天”的魔幻大片。
前两天最高温还在38度线上疯狂蹦迪,直逼40度大关,一转眼,10号就给你干到27度。
这哪是降温,这是高台跳水,还是不带水花的那种,直接给你拍晕在池底。
说真的,假期后半段那几天,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穿越回了三伏天。
朋友圈里一片哀嚎,大家发的已经不是西湖美景、断桥残雪了,全是空调外机和电费账单的特写。
本来想趁着秋意正浓,穿上新买的风衣去拍几张文艺照,结果那风衣挂在衣柜里,我看着它,它看着我,两两相望,竟无语凝噎。
那感觉,就像你精心准备了一桌满汉全席,结果客人说他只想吃泡面。
这股邪火到底从哪来的?
罪魁祸首,就是那个本该退居二线、颐养天年的“副热带高压”。
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这位老大哥十月份了还赖着不走,搞起了“返聘再就业”,一上岗就拿出“内卷之王”的架势,愣是把整个浙江笼罩在自己的绝对领域之下,热得那叫一个地道。
阳光跟不要钱似的往下砸,地面像块烧红的铁板,走在路上,我感觉自己就是那块即将滋滋冒油的五花肉。
隔壁衢州的朋友更是水深火热,直面40度的“烤”验,那已经不是天气预报了,那是“高温红色警戒”。
历史上看,十月的杭州,应该是桂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哇”声一片。
结果今年呢?
是空调房里说保命,听取“淦”声一片。
这种在十月上旬还搞出连续高温的操作,翻遍气象记录都找不出几个,属于百年一遇的“奇葩”。
就在你被这“秋老虎”折磨得快要精神涣散,开始思考“我是谁,我在哪,我为什么要在十月经历这一切”的时候,真正的神反转来了。
8号,也就是大部分人含泪返工的第一天,老天爷觉得光加热还不过瘾,直接把开关拨到了“速冻”模式。
南海那边憋了许久的热带系统,终于看不下去了,带着一帮叫“阵雨”和“雷雨”的小弟,气势汹汹地杀过来“拨乱反正”。
于是乎,气温就像坐上了失控的过山车,从山顶一路尖叫着俯冲下来。
短短两三天,温差直接拉开十几度,让你深刻体会到什么叫“一天之内,恍若两季”。
这下可苦了那些正在返程路上的朋友们。
行李箱里估计乱成了一锅粥,短袖、短裤还没来得及收,雨伞、外套就得赶紧掏出来。
前一秒还在抱怨车里空调不够冷,后一秒就得打开暖风瑟瑟发抖。
这种体验,堪称“魔幻现实主义”的公路片。
所以说,这个国庆假期,我们见证的不仅是人山人海,更是一场气象史上的“行为艺术”。
它用一种近乎粗暴的方式告诉我们,别轻易相信什么“金秋十月”,大自然的心情,比女人的心思还难猜。
现在,风雨估计已经在路上了。
我就想问问各位,这趟“冰火两日游”体验下来,你们还好吗?
是被烤得外焦里嫩,还是准备迎接一场透心凉的“甘霖”?
评论区里来聊聊吧,看看谁的假期收尾故事,比这天气还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