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黎以边境硝烟再起:真主党成员与平民同成靶子,谁在撕裂脆弱的和平?

黎以边境硝烟再起:真主党成员与平民同成靶子,谁在撕裂脆弱的和平?

发布日期:2025-11-20 08:59    点击次数:122
“停火协议生效不到一年,以色列国防军已在黎巴嫩违反协议至少398次。 ”这个数字来自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的统计报告,但很少有人真正意识到它背后的含义。 每一条冷冰冰的违规记录,都可能对应着鲜活生命的消逝。 2025年10月26日,黎巴嫩南部纳古拉镇上空传来的爆炸声,再次将这份统计推向现实。 当天清晨,以色列战机向纳古拉镇一辆行驶中的汽车发射导弹。 以军声明称,这次“精准打击”的目标是武装人员阿布德·马哈茂德·赛义德,真主党在拜亚代村的代表。 声明强调他负责真主党与当地居民的财务和军事联络,并...

“停火协议生效不到一年,以色列国防军已在黎巴嫩违反协议至少398次。 ”这个数字来自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的统计报告,但很少有人真正意识到它背后的含义。 每一条冷冰冰的违规记录,都可能对应着鲜活生命的消逝。 2025年10月26日,黎巴嫩南部纳古拉镇上空传来的爆炸声,再次将这份统计推向现实。

当天清晨,以色列战机向纳古拉镇一辆行驶中的汽车发射导弹。 以军声明称,这次“精准打击”的目标是武装人员阿布德·马哈茂德·赛义德,真主党在拜亚代村的代表。 声明强调他负责真主党与当地居民的财务和军事联络,并参与重建军事能力的行动。 但黎巴嫩卫生部随后确认,空袭导致车内一人死亡,未提及死者是否如以军所说具备军事身份。

几乎同一时间,黎东部贝卡谷地的纳比希特村也响起爆炸声。 另一辆汽车被导弹击中,驾驶员阿里·侯赛因·穆萨维当场丧生。 以色列国防军将其描述为“为真主党走私武器的关键人物”,指控他长期从叙利亚采购武器转运至黎巴嫩。 以军发言人称:“穆萨维在真主党的重建和壮大中发挥重要作用。 ”

然而冲突并未就此停止。 当天傍晚,贝卡谷地的哈菲尔镇再度遭遇空袭。 这次袭击造成两名叙利亚人一死一伤,他们的身份和背景未被详细披露。 黎巴嫩卫生部在晚间发布的伤亡统计中,将这三起事件合并通报为“以军空袭致三人死亡”。

这些空袭并非孤立事件。 根据《以色列时报》的追踪,近几周以军明显加强了对黎巴嫩的空中行动频率。 仅10月以来,黎南部和贝卡谷地已发生至少7次类似袭击。 真主党方面虽未立即对26日的空袭作出回应,但其旗下媒体曾指出,以军的“定点清除”行动往往波及平民车辆和住宅。

2024年11月27日签署的黎以停火协议,原本被寄予厚望。 协议明确规定,以色列国防军应在2025年1月26日前完成从黎南部的撤军。 但期限到来时,以方指责黎巴嫩未全面执行协议条款,单方面将撤军期限延长至2月18日。 到期后,以军又称需要“保护以色列北部居民”,宣布“无限期”驻扎在黎南部5个据点。

这一决定引发黎巴嫩政府的强烈抗议。 黎外交部多次致函联合国,要求以军立即撤离被占领土。 黎总理米卡提曾公开表示:“以色列的持续存在是对停火协议最直接的违反。 ”但这些外交努力未能改变地面局势。

空袭发生同日,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遭遇更直接的威胁。 以军无人机和坦克向联黎部队阵地开火,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被联合国官员称为“对国际维和行动的严重挑衅”。 联黎部队司令拉萨罗少将指出,这类行为明显违反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

黎巴嫩国内对持续冲突的感受尤为复杂。 在贝卡谷地,许多居民仍记得2024年9月以军空袭导致3名医护人员丧生的事件。 当时真主党随后向以色列北部发射了上百枚火箭弹,边境局势一度濒临失控。 纳比希特村一名不愿具名的教师告诉记者:“每次听到飞机声,我们都担心是不是又有人要失去家人。 ”

以色列军方在26日的声明结尾重申:“国防军将继续采取行动,消除一切对以色列构成威胁的因素。 ”这种表述与近年来以军在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开展行动时的措辞如出一辙。 但黎巴嫩分析人士指出,将行动范围扩展到贝卡谷地,意味着冲突正在向更纵深的地区蔓延。

真主党虽然在此轮空袭后保持相对沉默,但其军事委员会成员曾在上月的讲话中警告:“我们的耐心不是无限的。 ”2023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真主党与以色列在边境地带的交火已造成黎方超过300人死亡,其中约三分之一为平民。

随着空袭频次上升,黎巴嫩卫生部开始加强边境地区的医疗物资储备。 一名负责应急调度的官员透露,纳古拉镇医院在26日空袭后一度出现血库紧张。 “我们不得不从的黎波里紧急调运血浆,这种状况在停火协议签署后本不该发生。 ”

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安理会关于黎以局势的闭门磋商仍在继续。 外交人士透露,法国和埃及联合提出了一份呼吁克制的主席声明草案,但遭到美国代表的技术性搁置。 与此同时,沙特驻黎巴嫩大使馆正在与各方接触,试图重启对话渠道。

贝鲁特美国大学政治学教授哈比卜分析称:“当‘精准打击’反复造成平民伤亡,当停火协议沦为纸上空文,人们开始质疑所谓的安全逻辑是否只是暴力的借口。 ”这种质疑声在黎巴嫩社交媒体上持续发酵,一名网友在报道空袭的新闻下留言:“如果遵守协议的一方反而要承受更多袭击,和平还有什么意义? ”



上一篇:停火了,筹码却没了:哈马斯人质换和平的陷阱与职场谈判的警示
下一篇:700万抗议者上街:当王冠是假的,而玛莎的眼泪是真的,美国正走向何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