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股市,军工板块全面开火,引发投资者热议。尤其是那只股价仅2元的军工股,业绩亮眼,市场份额惊人,机构投资者也纷纷加码布局。这背后到底藏了啥玄机?咱今天就来好好吃吃这个瓜。
先说国防投入吧,今年的数据挺让人振奋。从年初到现在,国防领域已烧掉75%的预算,这还是同比增长8.2%的情况下。你先思考一下,烧了这么多钱,大部分花在哪了?答案很简单咱国家在装备采购和技术研发上可没少下功夫!这直接喂饱了军工领域的产业链需求。不只是国家花钱多,更关键的是花得巧,结果直接拉动不少优质企业业绩蹭蹭往上涨。
咱再来看看2元股,听起来股价像白菜,但它干的活却是顶尖的。公司是国内军工核心部件的龙头供应商,背靠十大军工主机厂中的八家,别的不说,这客户质量直接稳住了公司脚跟。更别提它还负责给战斗机、导弹、航母供货,有些核心雷达部件供应份额甚至坐拥半壁江山。这可都是硬实力,说句玩笑话没了这公司,咱国防现代化工程都要卡顿。
这股价低得可有点冤枉。看看它近几年的成绩单2021年净利润8600万元,2022年就破亿,2023年更不得了,预计能涨到1.5亿元。这样的增长势头,哪个行业内的同行不眼红?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人家公司就已经拿到11.8亿元营收,净赚8900万,增长率妥妥跑赢了通胀和朋友家隔壁的烧烤摊。
当然了,单凭这些数据还不足以让股票“起飞”。真正厉害的是人家手上的订单。公司如今咋样?订单多到数不过来规模高达28.5亿元,早把全年的收入金额翻了接近一次。订单周期大多集中在6个月到2年,这就意味着未来业绩增长完全不靠纸上吹牛,全靠市场实打实的需求撑起来。对这种企业,有两字总结——踏实。
更骚气的是,它还能玩“升级大法”。最近这家伙牵头搞了一波重组,要把高端碳纤维材料企业拉入伙。你想想,高端材料能做啥?战机、航天器、导弹...全是军事高端装备的标配。核心部件和高端材料联手,会不会搞出什么“科尔比炸弹”也不好说。这重组背后的潜力和协同效应,光想想都觉得电光火石。
当然,股价“白菜”的原因也要讲清楚。以前人家业务单一,市场就对它的成长性嗤之以鼻。但现在军工行业的景气度飙升,加上重组的拉动,估计玩一波估值修复是时间问题。你看,同行平均股价12元,这2元简直像是长得最丑的王子,正等着变成白马。
投资这一行,尤其是炒军工股,你得留意大佬们的动向。别看咱散户只会拉低平均智商,这些机构永远精准得像大规模“打击武器”。到三季度末,有4家公募基金和2家社保基金都入股了这家公司,持股量还悄悄增加了5.8个百分点。筹码被越挖越紧,一看就是对未来特别看好。
说到底,这个股价迷人的军工股压根不是普通卖菜股。从性能优势到行业红利再到重组预期,全方位来看,它似乎符合“咸鱼翻身”的潜力属性。但投资可别只看表象,毕竟股市里的“馅饼”,很多时候会变成陷阱。
吃瓜群众突然悟了,你觉得它能崛起吗?你对这样的“白菜价军工重组股”怎么看?有没有机会让大家都重新认识它?还是说,它只是国防军团里的昙花一现?评论区,你说了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