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这几天游戏圈的风,简直比西伯利亚的寒流还猛,直接把《荒野大镖客3》给吹上了热搜。
标题一个比一个吓人——“意外曝光”、“R星藏不住了”,搞得我差点以为自己一觉醒来,游戏就已经躺在我的硬盘里了。
但各位老铁,先别急着开香槟,这事儿吧,得掰开了揉碎了看,里面门道多着呢。
这所谓的“意外曝光”,源头其实是R星的灵魂人物,那个跟自己兄弟一起捣鼓出《GTA》和《大镖客》系列的Dan Houser,在参加一个播客节目时,聊嗨了。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游戏圈里也没有那么多从天而降的惊喜。
Houser老爷子压根就没提《荒野大镖客3》一个字,他只是流露出了一种“老父亲”般的担忧。
他在节目里,像个喝高了的老炮儿,回忆起当年和兄弟Sam Houser在BMG Interactive被Take-Two收购后,怎么从泥潭里摸爬滚打,创立了Rockstar Games。
那会儿他们还是高大、年轻、充满能量的小伙子,一心想着怎么把《GTA》做得更牛掰。
可聊着聊着,话锋就转到了《红色死亡》(Red Dead)系列上。
他说,这系列对他来说,比《GTA》更私人,更像亲儿子。
为什么?
因为《GTA》每一代都是一个新故事,新主角,铁打的城市,流水的混混。
而《红色死亡救赎》和《红色死亡救救2》呢?
它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关于范德林德帮由盛转衰的悲歌,一个关于亚瑟·摩根和约翰·马斯顿两个男人在西部末世的宿命轮回。
这是一个连贯的双游戏弧线,这种叙事结构让他投入了太多感情。
所以,当他说出那句:“听到别人在做这个(指续作),可能会让人感到悲伤”时,那股子失落感,隔着屏幕都能闻到。
这哪是“意外曝光”啊,这分明是一个已经离开公司的“老父亲”,看着自己最心爱的孩子,既希望他有光明的未来,又害怕新来的“后爹”照顾不好他。
Houser在2020年就离开了R星,他现在说的每一句话,都只是一个“前员工”的个人情怀抒发,不代表R星的官方立场。
所以,那些嚷嚷着“《大镖客3》稳了”的朋友,可以先把手里的预购款放回钱包了。
这更像是一场美丽的误会,是玩家们集体渴望催生出的一场幻梦。
当然,咱们也不能完全把话说死。
毕竟,R星不可能放着《荒野大镖客》这个每年还能卖出几百万份的超级IP不管。
问题是,怎么做?
亚瑟和约翰的故事已经讲完了,一个尘归尘,一个土归土,再挖出来就成惊悚片了。
往前做前传?
讲范德林德帮刚成立那会儿的故事?
也不是不行,但珠玉在前,想超越亚瑟·摩根这个游戏史上塑造得最成功的角色之一,难度堪比让弥迦学会忠诚。
或者,完全另起炉灶,讲一个新时代、新背景下的西部故事?
比如,设定在更早的“真·西部拓荒”时代,或者干脆跳到一战前后,西部精神彻底消亡的时刻?
这在创意上是可行的,但风险也大。
玩家们对“范德林德帮”这个标签的感情太深了,换个新帮派,大家买不买账,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这就像你吃惯了楼下那家开了二十年的烧烤,突然有一天老板换人了,就算烤串味道差不多,你心里也总觉得不是那个味儿。
说到底,Houser的这番话,更像是在给R星现在的管理层提个醒:这孩子是我一手带大的,你们接手了,可得好好待他,别给我养歪了。
这背后,其实也折射出游戏行业一个普遍的现象——创始人的灵魂与商业机器的博弈。
当一个工作室从几个人的梦想变成一个数千人的商业帝国时,最初的创作激情还能剩下多少?
当财报上的数字比玩家的口碑更重要时,我们还能期待下一个《荒野大镖客2》这样的奇迹吗?
所以,各位,对于《荒野大镖客3》的期待,咱们不妨佛系一点。
它可能会来,但绝不是现在。
与其天天对着捕风捉影的消息刷屏,不如再回到游戏里,陪亚瑟在瓦伦丁的酒馆里喝一杯,或者跟着约翰去黑水镇看看风景。
那片广袤的西部,那些有血有肉的角色,才是这个系列真正的遗产。
至于未来?
就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吧。
万一R星真的憋了个大招,到时候给我们的惊喜,岂不是更大?
你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