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楼的走廊第一次如此安静。10月15日清晨,数十名记者默默收拾个人物品,交还证件,走出这座象征美国军事权力的核心建筑。他们来自《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美联社,甚至包括福克斯新闻——立场不同,却在此刻做出相同选择:拒绝签署一份要求“不得擅自索取信息”的知情文件。这不是辞职,而是一次集体驱逐。
美国国防部新规于10月14日生效,规定记者若想保留采访资格,必须签署文件,承诺两项义务:一、未经官员陪同,不得进入五角大楼大部分区域;二、不得向国防部人员索取未经国防部长赫格塞思批准的信息,否则可能被取消资格。截止时间一到,未签署者即被清退。至少30家媒体拒绝配合,仅保守派“一个美国新闻网”(OANN)选择留下。
这不仅是程序调整,而是新闻监督权的实质性剥夺。记者从未被允许进入机密区域,新规却以“安全”之名,将非机密信息也纳入审批范围。它不禁止报道,但切断了获取信息的路径。当一名记者连向军官询问预算变动或人事调整都需部长批准时,监督已名存实亡。
美国军方对媒体的控制并非始于今日。二战期间,罗斯福政府设立战时新闻局,全面审查战地通信,由主流媒体主编主导“美化”战争报道。越战初期,记者尚可自由随军,但随着真实战况引发反战浪潮,政府转向募兵制并收紧信息出口。2003年伊拉克战争,美军推出“嵌入式报道”制度,将记者置于作战单元之中,使其视角完全依附于美军行动。所谓“精准打击”“英雄营救”,事后多被证实为精心策划的宣传。
今日新规,正是这一传统的延续——从物理嵌入,升级为制度性隔离。它不再需要记者“配合叙事”,而是直接取消他们提问的资格。国防部长赫格塞思曾为福克斯主持人,上任后仅举行两次正式吹风会,其社交媒体以“挥手”表情回应媒体抗议,轻佻背后是系统性排斥。总统特朗普更公开称媒体“极具破坏性”,将新闻监督污名化为国家安全威胁。
有人会说,记者仍可通过国会、智库或海外信源获取信息。但五角大楼作为军事决策中枢,其日常运作、政策酝酿、内部争议,正是靠驻点记者长期观察才能捕捉。当办公区被清空,人脉网络断裂,碎片化信源难以拼出完整图景。普通人看到的,将不再是战争的全貌,而是经过层层过滤的“安全版本”。
信息垄断必然滋生误判。当公众只能听到军方单一声调,国会监督失去依据,战略决策便可能滑向封闭与傲慢。历史一再证明,不受制约的军事权力,终将付出代价。
真正的国家安全,不在于封锁消息,而在于赢得信任。一个敢于直面质疑的军队,才真正强大。请记住:驱逐记者的不是大楼,而是对真相的恐惧。而每一个关心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应问一句:当监督者被请出门外,谁来告诉我们,枪声从何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