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粟裕俘虏一国军兵团司令,开口道:他是我老团长,参加过南昌起义

粟裕俘虏一国军兵团司令,开口道:他是我老团长,参加过南昌起义

发布日期:2025-07-18 16:53    点击次数:189
说到中国内战那段历史,很多人都会想到那些惊天动地的大战役,比如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啥的。今天咱聊发生在淮海战役里头,主角是粟裕,一个解放军的大将,还有一个被他抓住的国军兵团司令谭希林。这俩人不是普通的对手,他们早年在南昌起义的时候还是上下级关系。粟裕抓住谭希林后,说了一句:“他是我老团长,参加过南昌起义。” 先得说说南昌起义,这是共产党武装斗争的一个大开端。1927年8月1号,周恩来、朱德、贺龙这些人带着部队在南昌城里干了一票大的,想从国民党手里抢个地盘。 这时候国民党刚在上海搞了大清洗,把共产...

说到中国内战那段历史,很多人都会想到那些惊天动地的大战役,比如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啥的。今天咱聊发生在淮海战役里头,主角是粟裕,一个解放军的大将,还有一个被他抓住的国军兵团司令谭希林。这俩人不是普通的对手,他们早年在南昌起义的时候还是上下级关系。粟裕抓住谭希林后,说了一句:“他是我老团长,参加过南昌起义。”

先得说说南昌起义,这是共产党武装斗争的一个大开端。1927年8月1号,周恩来、朱德、贺龙这些人带着部队在南昌城里干了一票大的,想从国民党手里抢个地盘。

这时候国民党刚在上海搞了大清洗,把共产党人杀得血流成河,所以南昌起义算是憋着一口气要反击。结果呢,起义是成功占了城,可没几天就被国民党的大部队压回来了,起义军只能撤。

撤退以后,队伍散了,有人跟着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有人被抓,有人干脆投了国民党。南昌起义虽然没成啥大事,但意义不小,算是共产党自己搞武装的头一炮,也给后来的红军攒下了不少人。这里面就有粟裕和谭希林,俩人当时都在起义军里头,谭希林还是个团长,粟裕在他手底下干活。

1907年,粟裕出生在湖南会同县,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但他硬是靠着读书和一股子狠劲走上了革命路。1927年他加入共产党,正赶上南昌起义,那时候他才20岁,在起义军的第十一军25师当个连排级的小军官。谭希林当时是25师的一个团长,粟裕算是他的下级。

起义失败后,粟裕没跑偏,跟着朱德他们上了井冈山,后来一直在红军里混。打仗这事儿他特别有天分,脑子活,胆子大,尤其擅长打游击。抗战的时候,他在苏中一带带着新四军跟日本人干了好几场漂亮仗,名声越来越响。到了内战,他已经是解放军的大将,指挥千军万马那种级别。淮海战役的时候,他是主要指挥之一,脑子里的战略那叫一个绝。

谭希林比粟裕大几岁,1900年出生,也是个湖南人。他早年投身革命,1927年南昌起义时已经是团长了,地位比粟裕高不少。起义失败后,他跟粟裕走的路不一样。

在国民党那边,谭希林混得也不错。抗战时他带兵打过日本人,内战时升到了兵团司令的位子,手底下管着好几万人。到了1948年淮海战役,他是国军的一员大将,负责守一块阵地。可惜,国军那时候已经有点儿乱了,内斗多,兵心散,谭希林再能干也顶不住解放军的大势。

淮海战役是内战里头最关键的一仗,1948年11月打到1949年1月,双方扔进去上百万兵力。地点在华东一带,淮河跟海州之间,主要是围绕徐州这块战略要地。解放军这边有粟裕、陈毅、刘伯承这些大佬坐镇,战略是围住国军主力,一口一口吃掉。国军有蒋介石亲自指挥,杜聿明、邱清泉这些名将也在,可惜配合得不好。

战役分三阶段。第一阶段,解放军先把国军的黄百韬兵团干掉,开了个好头。第二阶段,围住了杜聿明的部队,国军想跑都没跑成。第三阶段,把邱清泉、谭希林这些散兵收拾干净。这仗打得那叫一个惨,国军死了好几十万,解放军也付出了不小代价。不过最后,解放军大获全胜,国军主力基本完蛋,从此就翻不了身了。

谭希林的兵团是在第三阶段被收拾的。他的部队被解放军围在徐州附近,打了好几天,弹药没了,援兵也没影儿,最后只能投降。谭希林自己也被抓了,成了解放军的俘虏。

谭希林被抓后,送到解放军指挥部。粟裕听说抓了个兵团司令,过去一看,嘿,这不是当年南昌起义的老团长谭希林吗?虽然过去20多年了,俩人岁数都不小了,但那段一起扛枪的日子粟裕没忘。

粟裕没因为谭希林投了国民党就翻脸,反而挺尊重他。谭希林被抓后没受啥苦,后来还参加了改造,算是平稳度过了后半生。

南昌起义那会儿,大家都是热血青年,为了革命豁出命去干。可后来呢,有人坚持共产主义,有人跟着国民党走,到了战场上成了你死我活的对手。粟裕抓住谭希林,没把他当仇人看,反而念着旧情。

淮海战役不光是粟裕抓了个老团长这么简单,它直接决定了内战的走向。这场仗不只是军事上的胜利,也是政治上的一次大翻盘,共产党从此站稳了脚跟。

粟裕这人,打仗厉害,心眼儿也不坏。他在淮海战役里指挥若定,把国军打得没脾气,可对谭希林这样的老熟人,又没摆架子。

历史上粟裕的名声一直很好,他不光会打仗,还特别低调。建国后他没争权夺利,甘心干自己的本职工作。这种性格,可能也体现在他对谭希林的态度上——不计前嫌,看重情谊。

粟裕、谭希林这些人,都是从那时候开始走上革命路的。后来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一直到解放军,都有南昌起义的影子。

粟裕对谭希林的态度,也让人觉得战争不全是冷冰冰的。打仗归打仗,人跟人之间的那点情分,有时候还是能留下来。解放军后来对俘虏的政策也挺宽松,不像有些战争里非得赶尽杀绝,这可能也是我们能赢的一个原因吧。



上一篇:普京:金砖国家GDP超越G7
下一篇:阿尔卡拉斯22连胜进八强!现役第六人创里程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