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胜7负,三星杯预选赛中韩对抗的悬殊比分背后,是韩国围棋的焦虑与中国围棋的厚度碰撞。
韩国棋院的大屏幕上,比分定格在27:7。 这不是篮球赛,而是第30届三星杯预选赛中韩对抗的残酷结果。 就在开赛前,韩国刚修改规则:取消同国回避、削减中国种子名额,一套组合拳瞄准中国“人海战术”。
结果这些调整却被中国棋手用实力碾碎。 34场中韩对抗,中国棋手狂揽27胜,韩国本土241人参赛,仅7人进入16强。
三星杯三十周年庆典,本应是韩国围棋展示实力的舞台,却成为中国棋手的“拆台现场”。
韩国棋院此次赛制调整颇具针对性。 预选赛名额从18席缩减至15席,种子选手名额却从9人扩大至12人。 更耐人寻味的是名额分配:韩国种子选手6人,中国仅3人,日本2人,中国台湾1人。
取消国籍回避规则成为最具争议性的改变。 表面声称“公平抽签”,实则放任韩国棋手提前包抄中国强手。 野狐围棋对此一针见血:“规则全随机,表面公平,实则给韩国独苗申真谞制造队友护航的机会。 ”
韩国围棋的焦虑并非空穴来风。 回顾去年预选赛,中国棋手包揽7个小组决赛权,最终18个本赛席位中中国独占15席。 更早的第29届三星杯预选赛,中韩28场对决打出25:3的夸张比分。
尽管规则调整明显偏向东道主,但比赛结果却出人意料。
中国棋手在四个组别实现全面压制:一般组11胜2负,女子组5胜2负,元老组和U-20组合计5胜2负。 韩国棋手唯一的亮点来自女子组:金恩持九段击败中国女子第一人於之莹八段,崔精九段战胜周泓余七段。
让韩国棋院扎心的是,他们特意为韩国新人开设的U20青少年组,反被中国小将踢馆。 中国05后小将胡子豪、涂季康们,两轮比赛打出6:1的悬殊比分。 曾被寄予厚望的韩国新星金丞求,虽然爆冷逆转了中国新人王王楚轩,但很快被其他中国小将压制。
中国棋手的内战强度甚至超过了外战。 杨鼎新和辜梓豪,两个世界冠军级棋手,在小组八强战提前相遇。时越和李轩豪同样在小组赛提前撞车。 这种“强者扎堆”的景象,恰恰展现了中国围棋的人才厚度。
预选赛的溃败只是韩国围棋噩梦的开始。 11月11日举行的三星杯16强战中,韩国排名第一的申真谞九段爆冷止步16强。
作为本届赛事头号夺冠热门,申真谞九段执黑244手不计点负于中国棋手廖元赫九段。 申真谞此前与廖元赫的交手记录为6胜1负占据绝对优势,但本轮比赛却遭遇完败。
申真谞的出局对韩国围棋是沉重打击。随着申真谞的出局,三星杯的主导权似乎瞬间转移到了中国一方。 同日出战的其他韩国棋手也遭遇挫折:李志贤九段负于中国排名第一的丁浩九段;通过预选赛晋级本赛的睦镇硕九段负于中国新锐傅健恒七段。
至此,本届三星杯八强席位由韩国(3人)和中国(5人)棋手包揽。 这已经是韩国围棋的“进步”——去年三星杯八强中,只有申真谞九段一名韩国棋手和七名中国棋手晋级。
11月14日的半决赛首日比赛,韩国围棋再次遭受重击。韩国排名第二的朴廷桓九段执黑164手不计点负于中国的廖元赫九段。
廖元赫首次晋级主要世界大赛的决赛。 此役过后,朴廷桓在与廖元赫的历次交手中仍以3胜2负领先,但这场关键比赛的失利,让韩国围棋的希望进一步破灭。
当天执黑先行的朴廷桓在开局阶段抢占实地,直至中盘都保持着有利的形势。 然而,在右上角的战斗中,他连续出现判断失误,形势瞬间被逆转。
随着朴廷桓的出局,韩国队只剩下排名第9的金志锡九段一人。 作为2014年三星杯冠军得主,金志锡在本届比赛中从32强战起,先后击败了王星昊九段、芈昱廷九段和姜东润九段,时隔11年再次闯入半决赛。
金志锡在15日的半决赛中对阵中国排名第一的丁浩。 丁浩近期连续两年夺得三星杯冠军,是实力可与申真谞比肩的超一流职业棋手。 历史交锋记录显示,金志锡在与丁浩的对战中处于下风,未尝胜绩,仅为3战全败。
三星杯世界围棋大师赛的历史,堪称一部中韩围棋的竞争史。 前29届赛事中,韩国共夺冠14次,中国13次,日本2次。 但在最近10年间,中国已8次捧走冠军奖杯。
三星杯近5年的决赛,更是当今世界棋坛格局的缩影:2020年柯洁胜申真谞,2021年朴廷桓胜申真谞,2022年申真谞胜崔精,2023年和2024年丁浩分别胜谢尔豪和党毅飞。
申真谞在2020-2022年连续三届杀进三星杯决赛,但前两次分别不敌柯洁和朴廷桓,第三次才击败女将崔精夺冠。 而前年和去年的三星杯,申真谞都折戟于八强战,分别不敌中国棋手谢尔豪和丁浩。
中国棋手在三星杯上的强势表现,源于其雄厚的整体实力。本届三星杯本赛32强阵容中,中国大陆棋手占据18席,在韩国人主办的世界大赛上,凸显出厚度优势。
比赛现场,韩国棋手金志锡将成为韩国围棋的唯一希望。 这位36岁的老将能否阻挡中国棋手丁浩的进军步伐,成为最后悬念。
而中国棋手廖元赫已率先晋级决赛,静待对手。 三星杯三十周年庆典的决赛,很可能成为中韩围棋实力对比的一个缩影。

